《长春工程学院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2018年01期
目录
政治·哲学·法律
毛泽东思想的当代价值新探——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视角
郑凯旋;
1-5
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必要性研究
齐继东;
6-9
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与社会资本获取——基于网络直播参与的研究
吴江秋;廖世依;
10-13
境界视域下大学生就业观提升
田学良;
14-17
文化资本视角下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与对策
马晓琼;
18-20+24
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员的继续教育困境与对策
陈韵桥;
21-24
经济·管理
“两规”融合比较与分析研究
刘少坤;罗金玲;林树高;李思香;
25-28
“一带一路”视域下跨境电商市场营销完善路径
吴延洁;
29-31+34
应用型本科高校市场营销专业产教融合模式的实践研究——以长春工程学院为例
赵彤;
32-34
关于大学物理实验室管理若干问题的探究
林映燕;
35-37
校企合作开发专业课程,探索财务管理专业创新培养模式
贾秀妍;郑卓;
38-40
构建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
林海涛;
41-43
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产教融合模式研究
吕剑亮;
44-46
语言·文学·艺术
以翻译为媒介的直通式文化传播——近代西方科技文献在中国的译介
陈帆;
47-50
论大学英语后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——以兰州文理学院为例
马小莉;张同俊;
51-54
语块在大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
王晓霞;
55-58
构建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的特色英语专业
杨晖;
59-61
产教融合专栏
基于“共赢机制”的多元化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
窦立军;
62-65
推进土木工程专业建设国际化进程的教学探索与实践
宿晓萍;JUN Chen;陈智勇;王晓鹏;
66-68
实施“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”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
侯丽华;李丽娜;张文华;
69-71+74
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典型案例总结——以毕业设计过程管理跟踪系统为例
周艳春;朱未;
72-74
土木工程专业校企深度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典型案例——“中建卓越班”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
张自荣;窦立军;王文华;
75-77
应用型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转型思考
焦惠毅;
78-79+82
产品设计专业产教融合模式探索
李华刚;
80-82
“产教融合”应用技术型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研究
胡议丹;
83-86
工匠精神视域下汽车服务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
冀秉魁;姚雪萍;门玉琢;李明达;
87-89
“产教融合”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新思路
丁英翘;
89-91
立足大土木背景、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环境工程专业建设思路
万立国;张文华;肖艳波;
92-95
安全工程专业的初步建设与发展
刘新;李丽;关忠慧;
96-98
应用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及专业建设改革实践
林海波;倪虹霞;姜航;
98-100
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产教融合案例分析
刘瑞;秦宏宇;徐强;
101-102
能力本位的应用型工程专业人才培养
李栋国;张永强;李莹;郭玉峰;陈晓梅;
103-105
基于OBE理念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
刘江川;
106-108
基于产教融合的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实践
王博;李林琳;
109-111
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效果探析
金洪文;
112-114
对接新能源专业岗位 构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
陈铁华;
115-117
以产教融合为引导的地质学专业建设
董福湘;迟唤昭;
118-120+123
深化产教融合 促进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(水动方向)人才培养模式创新
罗南华;杨晓菊;
121-123
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转型探索与实践
秦忠;
124-126
应用型本科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
李志新;任斌;孔德刚;陈洋;
127-129
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
段春丽;于兰;黄丫;
130-132
基于产教融合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
于雷;
133-135
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
王利涛;李晓冬;
136-138
基于OBE理念的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探索
仲崇梅;赵庆明;闫欢;
139-141
基于产教融合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
徐学东;
142-145
中俄合作办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
毕庆生;
146-149
应用化学专业一体化多层次实践教学建设的探索
唐娟;崔振峰;张学伟;
150-152
《长春工程学院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征稿简则
153